數據顯示,1-8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地方債7.68萬億元,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3.26萬億元,占全年4.4萬億元額度的74%。自5月以來,地方新增專項債發行節奏明顯加快。再融資專項債用于置換隱性債務的規模達1.93萬億元,全年僅剩約700億元額度,進入收尾階段。
企業預警通數據統計,1-8月新增專項債用于化債的規模達9680億元,占比30%,主要用于政府存量投資項目、清償拖欠企業賬款等。其余資金重點投向市政和產業園區(6294億元)、交通(4173億元)、土地儲備(3240億元)及保障性安居工程(2710億元)等領域。
新增專項債對房地產領域的支持顯著增強,土地儲備及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總額為5950億元,僅次于用于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的資金。土地儲備專項債重啟后,發行速度持續提升,6—8月發行規模分別為841億元、715億元、601億元,月度發行規模較上半年明顯提升。從區域來看,集中在上海、浙江、廣東、江蘇、湖南、北京、福建、四川、安徽、山東等“自審自發”試點地區,上海(568億元)、浙江(488億元)、廣東(433億元)規模居前。資金主要用于新增項目土地收儲及回收回收企業無力開發或閑置土地,部分資金還用于土地征收、拆遷及基礎設施配套。
專項債收儲是今年去庫存政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緩解地方政府和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和債務壓力。目前,土儲專項債發行總量有所提升,但相比各省收儲公示規模,實際發行進度依然偏慢,仍有進一步提速的空間。有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各地公示擬使用專項債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數量已達4574宗,擬收儲用地面積超2.3億平方米;已公示擬使用專項債收儲土地的總金額超6100億元。發行主體也主要集中在“自審自發”試點地區,非試點地區因審核流程較長,發行進度滯后,推進速度有待進一步突破,打開更大增量空間。
當前,外部不確定性依然較大,房地產市場仍在不斷調整中,專項債收儲短期內對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提振效果不大,但中長期看,專項債發行作為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資金來源,將持續帶來更多優質土地供給和住房需求,更好發揮穩市場、促發展的作用。